0
您的購物車

關於我們

從寨城到龍城 林記臘味家第一代負責人靜看變幻半世紀 七十五歲仍每天開店:一日唔拆,一都做落去

沿着熙來攘往的衙前塱道往賈炳達道方向走,走過兩棟棲身在大街的戰前唐樓,步近街尾處就是雜貨店林記臘味家。沒有金碧輝煌的招牌,招牌白底紅字,裝潢平實。林記開朝八晚七,售賣鹹魚、臘味、糧油等雜貨。今個夏日的太陽異常毒辣,商戶都拉下布幔遮陽,事頭、伙記紛紛躲進店內,林記七十五歲的老臣子何生卻總愛坐在門口,招呼客人。這種生活,他已過了一甲子。 重建的新聞一出,熟客都來問他,老店去向如何。天熱,他穿着背心,倚在木櫈邊說:「一日唔拆,一日都做落去。」 店名叫林記,老闆固之然姓林。店舖由家族經營,第一代老闆林生是何生的姐夫,如今屬第二代的事頭和事頭婆都喚何生「舅父」。林家本是地主之家,五十年代從潮州走難來香港。那時九龍城寨「同聲同氣又三不管」,因此有許多潮州人在城寨和九龍城居住。潮州人愛做生意,林生一九六四年開始在衙前塱道擺地攤,那個年代,他們為了謀生,活雞、雜貨、鹹魚、臘味統統都賣。十多歲的何生就開始幫忙打點,「我是第一代,由頭幫到尾。」 林記一家還在衙前塱道擺地攤時,他們總要格外留神,「那時城寨還在,會喺度(街上)瞓覺,怕白粉佬偷嘢」,「要用帆布蓋住啲貨,瞓帆布牀」。即使是六七暴動時期,他也繼續守在街頭,「又唔係搞政治,只是檔口,兩邊都唔會搞我哋。」在街上睡了四、五年,努力打拼,在六十年代末期才終於租下衙前塱道六十四號。二○○七年政府收樓,他們再遷到衙前塱道七十號經營至今。 一幕又一幕的龍城故事就此上演,何生是恒河沙數的演員之一,記憶鮮活如昨,細細碎碎地勾勒這座變幻之城──九龍城的起承轉合。